尽管“剩女”一词,近年来通过网络及影视作品不断被渲染,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,但是,目前人们仍未有统一的“剩女”定义。一般意义上来讲,年龄是“剩女”群体重要的界定标准。所以,人们普遍认为的“剩女”是指:年龄在二十七岁以上还保持单身的女性。
其实,“剩女”并不是现在才有,早在宋朝,女儿出嫁难,就已经成了父母们的“心头病”。大家都知道,北宋和南宋,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,那就是:经济繁荣。然而,与此同时,也会引发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,就是:剩女危机。
那么,宋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姑娘们出嫁难的现象?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例子中找一下原因:
首先,我们来看看范仲淹族规:
范仲淹在自己为范式宗族“福利基金”撰写的《义庄规矩》中写到:“嫁女支钱三十贯,再嫁二十贯;娶妇支钱二十贯,再娶不支。”这句话意思就是:若是族人中有嫁女儿的,给嫁妆30贯,若女儿改嫁则再给20贯,若儿子娶妻则拨出彩礼20贯,再娶则不再给钱。
从这里,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:当时女性出嫁所携带的嫁妆,是比儿子娶妻所带的彩礼要多的。且即便二婚,嫁妆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,男子则并无此繁文缛节。
那么,当时的20贯和30贯,是一个什么样的经济水平?
一贯是1000文铜钱,而范仲淹制定族规时,大米市价50文一石,宋朝时期的一石,相当于现在的65升,装满大米大概100斤。就是说:一石米100斤值50文钱,折合1文2斤大米。算出来一贯能买2000斤大米,这2000斤米按照现在的最低价也得4000人民币。最终,折算20贯相当于8万人民币,30贯就等于12万人民币。这个价格,在当时也足可以置办几十亩的良田。
如此之数,这么多的彩礼和嫁妆,换做是谁,谁都头大!
作为北宋名臣,范仲淹位及户部侍郎,百年身后亦追封楚国公,俸禄必然不会少。而范仲淹一手承办的义庄,实际上,就是宗族内部的慈善组织。若是有入不敷出、婚丧嫁娶缺钱、无处可住的族人,都是由范仲淹养活着。如此这般,即然义庄是慈善组织,当然,不可能奢靡无度,铺张浪费。
由此可见,族人嫁女由义庄支出的三十贯,其实,在当时也只不过是刚刚够上高额嫁妆的及格线而已。
其次,我们再来看看苏辙嫁女:
苏辙,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并列“三苏”、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宋徽宗初年,苏辙为了筹办自己女儿的婚礼,卖掉了自己家在河南新乡的土地,从卖得的钱中,拿出了一部分当作女儿的嫁妆。那么,这一大块好地,所卖出来的嫁妆钱有多少呢?九千四百缗。
这“九千四百缗”,就是9400贯。北宋末年纸币流通量太大,通货膨胀,导致货币贬值,才造就了9400贯这样的天文数字。即使如此,当时的一贯也能换现在的300人民币,这么一算,苏辙的9400贯,竟然有282万!虽说,当时苏辙明面上没有说什么,嫁女时依旧是欢天喜地、十里红妆,但是,后来依然被发现:他在日记中所写的“破家嫁女”,简直令人忍俊不禁。
用良田换做9400贯,要如此一笔巨款,才得装点了女儿的妆奁,这的确如倾家荡产就为了把女儿嫁出去,没有什么差别呀!
最后,我们则看看袁采的忠告:
袁采生不详,宋孝宗隆兴元年(1163年)进士,淳熙五年(1178),任乐清县令。袁采在任职期间,为官刚正,体贴民情,处理过很多琐碎事情。他曾说过:“若自己家里并非什么豪门大户的话,就要在自家女儿尚小时,就做起嫁妆的打算来。”
这便是说,为了筹办女儿的嫁妆,要早早地开始攒钱,不要等到三书六礼到了“纳礼”一步时,才发现自己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不够,白白耽误了女儿的婚姻。但是,袁采却并没有特别强调过:生养儿子的家庭也要及早筹钱准备彩礼。
所以,从这里可以见得,那时男子娶亲并不像女子婚嫁一般,有如此重的经济压力。
虽有如上的例子,但是,范仲淹并不是什么小门小户,家大业大的人,自然为家中定下的规矩,也相对较高。而苏辙之父苏洵乃秘书省校书郎,其母程氏乃眉山富豪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,自身亦是太中大夫。可见,家门之显赫,自然女儿的嫁妆也远超常人,支出如此巨额的嫁妆,多半还是为了支撑起女儿在婆家的底气,不要没了父母的庇护,在夫家受了欺负才行。
尽管,宋朝的平头老百姓们并不至于如上述几位一般准备那么庞大的嫁妆,也并无心里考虑,婆家是否会因为嫁妆而对自己的女儿挑三拣四。即便是,要求已经低得不能再低,但是,女儿出嫁时的嫁妆,也依旧给这些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,以至于,宋朝时“剩女”一度成风。由于父母实在拿不出高额的嫁妆,女儿们只得个个年逾三十,却仍旧待字闺中,着实可怜!
为此,宋朝的部分地区就曾颁布了规定:限制嫁妆的奢靡攀比之风,但是,很可惜还是拗不过民意,最终,收效甚微。
参考资料:
【《宋史》、《剩女的由来》】